3.虛構預言

 

  那是四年前的往事。

  正確來講,是因這次於我個人社群網路專頁,在那名為「偉辰」的怪人傳給我那則訊息後,我才意外又想起四年前那件往事。

  而當時的社會氛圍,跟目前發生連環獵奇殘殺事件「折骨案」後十分相似,整個社會陷入不安與恐懼中。

  疾病流行、戰爭、暴動等現象,都會使整個國家的人民人心惶惶。在一個首開先例或是異常開端後,接下來就是隨時演變成連鎖效應的風吹草動。

  四年前引發社會陷入不安跟詭譎氛圍的,正是「女學生隨機擄人失蹤案」。

  據我所知,此案目前為止仍未破案,只是相關事件已沒有再出現。最後一名被與此案連結的女學生失蹤案是在兩年前,也就是說,犯下隨機擄人的犯人,做案時間長達兩年,失蹤的女學生共計三人,但最終都沒有被找回。

  該案跟這次的「折骨案」一樣,警方受輿論強力撻伐。而民間批判高峰是在逃過犯嫌毒手的女高中生自白後,一發不可收拾。這名受害者卻也提供給了警方十分珍貴的線索。「女學生隨機擄人失蹤案」的討論,在嫌犯拉長犯罪時間,直到不再出現受害者後才逐漸平息下來。

  現代人不斷被新的新聞、資訊所洗禮,所以對於事件遺忘的速度也越來越快。警方從一開始會定期開設記者會,說明辦案進度跟線索掌控,最後宣告轉為長期追蹤調查後,終於不再佔據新聞版面。留在世人記憶中的,可能僅剩受害女學生家屬的悲痛情緒表現,還有根據逃脫犯嫌毒手者的證詞,得知犯嫌為三名年輕男性的線索公布影像。

  當然,長期於這個地方發表恐怖文章的我,今天不是要跟各位討論這個議題,想要來一場盛大的推理大會,而是那起事件後的社會氛圍,連帶對我造成的影響。或許也有人會覺得那不過是我自己的精神過敏,或是杜撰出來的故事。

 

  記得那時候我還是高中生,而該案發生後,班上某位男同學曾於上課中,被導師帶到辦公室,接受警方問話。

  在此我再說明一次,是真正發生過的事!即使最後這件事沒有上媒體版面,但是,我們班甚至是同校的人都知道,曾經在女學生一案發生後,警察曾巧妙的在那時間點,找我們班上的某位學生問話。

 

  「沒什麼,只是問我是不是認識其中一位受害人。不過,我覺得是有點扯就是了。只因當天我恰巧曾在那時間點經過案發現場附近的地點。當然,我也沒如他們所期望的目擊到擄人經過。」

 

  相信那時候如該同學被問話的人不在少數,這自然也是警方遲遲無法推進案件的苦惱之一。

  因為在四年前,街頭巷弄早已架滿監視器的這種時代,警方竟然還是無法過濾出隨機擄人的犯嫌為哪些人,所以若不是那三名犯嫌是高智商罪犯,就是警察辦案不力。最後自然因不知道犯嫌是誰,民眾理所當然先檢討警方為什麼沒辦法破案。

  

  然而,這名被帶去問話的同學卻在某天後,就沒有再到學校上課了。

 

  就像那些女學生被綁架後人間蒸發一樣,沒有屍體、沒有行蹤,這名同學無論是家中或是足跡可能遍及,甚至是不可能去的地點,都找不出任何線索,更別說是理由了。除了一家三口「躲債跑路」外,似乎連警方也提不出一個結論。沒錯,這名同學連同他的雙親,突然一夜間消失了。

  這起離奇失蹤案,記得報章雜誌上完全沒提過,也可能是很快就被當時的焦點新聞給擠掉了。不過,我們這些知情人士也猜測,警方或許礙於接連不斷的失蹤案的壓力,所以刻意不讓這起案件浮上檯面。

  只是,我也很訝異竟然沒有人像現在一樣,於網路上或找媒體爆料。

  而那時候我則是第一批發現者之。

  是的,文章前面的開頭都是在為這件事發生後,我面臨到的恐怖體驗做鋪墊。

 

  在持續聯絡不上該同學的第三天,我與其他三名同學,加上班導,決定一起前往他家一探究竟,而在班導也連絡不到其雙親後決定報警。

  事後我們才知道,該同學父親的公司由於也無法與他取得聯繫,所以到過他們住家一趟,只是發現不得其門而入,該職員便很快就折返了,決定再觀察幾天才決定是否連絡警方,所以我們算是搶先一步做了這個動作。

  

  「我最近洗臉的時候都會感覺有人在盯著我看。」

 

  這是那位同學失蹤前曾向我們幾個友人說過的話。

  當然,這種人人都會感覺到的錯覺,不會受到我們的重視,每次此話題出現,常常是以開玩笑作為收尾。不過,那一天,我卻因再次想起這段話,心生莫名恐懼

 

  踏入該同學住家,家用車停在院子,房間、客廳、餐桌上,都還維持一家人失蹤前的狀態,我們甚至看到一塊被切過的生日蛋糕上,還插著燃盡的蠟燭。

  屋內自我們進入時就瀰漫古怪氛圍,猜測應該是我們選擇在傍晚時分進入的關係。

  室內除了氣氛詭異,空氣中還瀰漫著難聞氣味。

  那是食物腐敗的臭味,正值炎夏之際,這種情況其實不會令人感到奇怪。只是我們始終找不到那股令人作嘔,「死老鼠」般的臭味源頭到底在哪。

  最後由於一行人在搜索屋內一圈後,仍無法找到三人的蹤跡,所以警方正式立案。雖然那時候轄區警方,是否還能分神調查這起詭異失蹤案,著實令我們懷疑。

  因為致使該名同學被警方約談的其中一名女學生失蹤案的地點就在附近,所以你們知道為何該同學會被列為重要參考人了吧?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留意到生活周遭總有一道視線在關注著自己,無論是在戶外或是獨自一人的時候。

 

  或許這是因我聽到失蹤同學說的那些話,造成的心理作用。不過,我是認為這是加上得知他們全家人「離奇失蹤」後,才一起湧現的不安感。

  「人類最古老而強烈的情緒,便是恐懼;而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便是對未知的恐懼。

 克蘇魯的呼喚》作者洛夫克拉夫特曾經提過這段話,我想那正是當天在場的所有人內心都湧現過的情緒。

  加上持續有女學生被隨機擄走失蹤的社會氛圍下,令我產生某處有股視線注視著自己。這是因為對一連串現象跟事件無法解釋,所以腦袋便產生怪力亂神的想像。

  說我沒想像過那是被帶到某處,那些失蹤者的靈魂帶著某種情緒窺視著自己,絕對是假的。

  然而,若什麼都沒發生的話,我今天也不會說出這個故事。

 

  直到現在,我還是希望那是自己神經過敏或是太過疲累的錯覺。只是,恐懼如同會隨著巧合跟厄運不斷糾纏上我一樣,如今我竟又因「偉辰」的訊息,想到四年前的遭遇,進而再次令我被捲入無端的恐怖事件中。

  親自到過失蹤同學家的一週後,我發現被「窺視」的不適感越來越強烈,甚至讓我連續好幾天睡眠不足。終於,某天我洗完澡當下,我真正「發現它的存在」。

  我不確定那到底是什麼。我甚至可以肯定,那不是我曾經見過或認識的人的樣貌。因為在我眼中,那個人不過是倒映在穿衣鏡內的自己。

 

  然而,現實中的我手上是拿著吹風機的,而鏡中的我是突然整個人彎下腰來,以顛倒視線的駭人姿態,正緊盯著我。

  用那雙瞳仁幾乎縮小如豆般的眼睛看著我。

 

  那天後,我在床上躺了一週。

  我沒有一病不起、沒有連續高燒,也沒有接連不斷的噩夢,更沒有聽到慫恿自己殺人的恐怖耳語。

  就只是感覺整天委靡不振,閉上眼睛就會看到那個驚悚畫面,睜開眼睛,四周又是一片昏暗。

  明明我很確定時間是在早上,天花板的燈也被家人點亮,但我的視線中沒有白天,永遠都只有黃昏跟夜晚,我差點因此崩潰。

  家人也對我的病癥摸不著頭緒,直到他們毅然決然放棄醫學治療,決定把我帶到廟宇,我的症狀才突然好轉,隔天終於能坐起身,沒多久便銷假上學了。

  而那鏡中的恐怖人影自那天後沒有再出現,我對視線的過度敏感也隨時間逐漸沖淡。當然,那位同學一家三口至今仍生死未明。

  另外,一問之下我才知道,只有我一人有那極其恐怖的體驗,其他與我共同前往失蹤者家的人,甚至是班導,生活都很正常,所以我當下也開始懷疑是否是自己神經過敏了。

 

  只是,四年後的現在,如同惡夢再臨般,我竟又收到提到「視線」的訊息,也因此,我再次陷入不安與疑神疑鬼的恐慌中。

  這次的時間被拉得更長,而且很明顯我的精神狀態不見好轉,眼看不是我先被嚇死就是累死的局面,但我沒想到,這次伴隨視線而來的它,不同之前,這次是某天突然出現在我租屋處的陽台。

  它以頭下腳下的方式,於凌晨時分吊掛在曬衣架上,從我晾掛的衣物縫隙間出現。

  然後那頭垂至地板的黑色長髮,如同鞦韆般不停甩動,直到我回神過來天已明亮,而它也消失了。

  看來在那位「偉辰」遇到後,接下來就是我了吧?就像四年前的那時候一樣。

  只是這次我是否能逃過一劫,繼續上線跟各位發文匯報呢?估計就要看我的命了。

 

 

 

 

  「與其說這是篇親身經歷,不如說是恐怖創作吧?但是,內容其實真假摻半,至少我知道陳予仁班上沒有同學失蹤,警方的資料庫沒有那件一家三口失蹤案。」

  「就算上頭壓下來,也不可能完全沒有紀錄才對。網友對陳予仁的文章評價也如學長你感覺的一樣,認為文章真實性不是討論的重點。不過,這已經算是目前民眾的常識了,只要能有娛樂跟需求,其實網路資訊、文章的內容真假並不是那麼重要,倒是真正沒有經過穿鑿附會的文章,才真的不會吸引到讀者眼球。」

  

  在經過與網路作者,也是江偉辰死亡前最後聯繫者陳予仁見面後的隔天,張晨高警官與後輩許敏翰,一同於警署討論江家失蹤案。雖然他們知道,目前陳予仁已被送往醫院治療,但仍然能從對方發過的文章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

  其中這則倒數第二篇文章內容,帶給兩人一股異樣感。

  「看得出來這已經是陳予仁的創作風格了。只是四年前那起真實案件,對警方的聲譽真是不小的傷害啊……

  「敏翰,我現在也終於知道,為什麼你認為陳予仁的文章是必須受到重視了。」

  張警官說這些話同時,背部貼向椅背,接著視線轉向因偵辦「折骨案」,至今仍行蹤不明的同仁空座位,突然某處的電話響起。

  「這篇文章,根本像則『預言』。它於三週前被發布於論壇上,但卻大體描述了一週後江家人的失蹤,雖然,最血腥部分沒有被寫出。難道這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還是,有人正遵循它的文章內容來犯案?不……那根本不是人可以做出來的行徑啊。」

  「學長!」

  當張警官再次回想起江家三口死狀時,許敏翰放下桌上話筒,神情緊張的朝他喊道。

  「陳予仁死了對吧?」

  「不……但也不能說不對。」

 

  張警官再次緊皺眉頭,這時候他突然感覺到肩膀被人推了一下,然而回過頭卻沒看到任何人。

  的確,今天一早,辦公室的人員早就全數出勤了,那麼剛才是……

arrow
arrow

    噬書鬼--說書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